[30而立,31繼續努力💪]
昨天正式邁入31歲,FB跳出10年前的照片
原來當時還有茂密的頭髮啊(淚
如果論20-30歲,我送給自己最不悔的禮物
應該就是健身這件事
老實說,我一直練的沒什麼起色
三大理由(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)
1)常態加班到深夜,沒固定時間健身
2)腸胃吸收不好,食量大但肌肉肥肉都不長
3)過去幾年在5國漂流,健身年卡辦了心痛
以上原因讓我多年無法突破70公斤,搭配183的身高就是一根瘦竹竿😭
-
今年初回到印尼決心再練一把,突然靈光一閃
為何不能套用互聯網的A/B testing方式來訓練呢?
於是我從練、吃、睡,三個維度做了半年的try and error(可以看到下圖肌肉量幾波起伏)
終於在生日前夕突破76公斤、肌肉半年增了2.5公斤!
以下個人血淚心得,若有科學錯誤請指正:
1)測試怎麼練:拼重量❌,拼感受⭕️
以前各肌群我都用同樣幾組機器、做滿4組*12下,後期基本重量無法上去。這半年開始每一兩個月換不同套動作、注重肌肉刺激感而非盲加重量,後期也開始嘗試遞減組、巨大組的練法,泵感和練後的酸痛感明顯提升,臂圍從34衝到37.5
2)測試怎麼吃:吃到撐❌,吃澱粉⭕️
過去為了維持體脂在15%,採168斷食法+盡量不吃澱粉,就算練後吃到撐體重也沒變化。這次發現原來肌肉合成也需要碳水,我開始吃澱粉+吃早餐,體重直線飆升而且體脂維持在17%以內(之後要來減脂了)
3)測試怎麼睡:睡到飽❌,不熬夜⭕️
平時加班累成狗,深夜好不容易有放鬆耍廢的時間,怎麼可以浪費給睡覺?頂多明早WFH睡到飽,把會議安排到11:00以後?
抱持這個心態,我接連幾次剛練出的肌肉,在熬夜後瞬間歸零,而且脂肪沒降直接爆體脂率...原來準時睡覺有助增肌還能減脂!
-
以上其實都是書裡有教的事實,但很多時候沒痛過就不會覺悟
其實我感覺body building更像是人生的縮影
很多時候超級發懶,覺得工作這麼累了,為何還要再自我進修、經營婚姻關係、運動健身、培養第二興趣,難道人生還不夠難嗎?
但就是這些一點一點的積累,不只造就當下對於生活的掌控感(腦內啡?)
回首10年,也會驚艷於自己已經走了多遠
而縱使很多時候我們會失敗倒退、肌肉練了又縮回去,生氣的覺得那乾脆躺下別努力了
但仔細想了想,人生是自己的,擺爛了也只有自己受苦,只好擦乾眼淚繼續舉鐵😭
30歲這年,除了把人生看得更透,好像也沒別的成長了,用羅曼羅蘭的箴言共勉之!
#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
#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
#拍謝我居然墮落到用這個老梗
#可能真的老了吧